屠宰废水来自于圈栏冲洗、淋洗、屠宰及其它厂房地坪冲洗、烫毛、剖解、副食加工、动物残渣,血水等组成。留存在动物体内的粪便和屠宰过程中所产生的血水,所含氨氮的量是很高的,如未被处理掉就随渗入地下或者流入河流中,会对人类赖以生存的水自然造成破坏,引起蓝藻滋生的现象,从而使水中的鱼虾大面积死亡。
屠宰行业是肉类食品在生产过程中的第一步,同时也是污染最为严重的环节。屠宰行业生产的主要流程包括:牲畜运进屠宰厂后,入待宰间空腹观察24h。临宰前,进入冲洗间冲洗,然后用电击晕落入水平宰杀放血运送机宰杀,宰杀后的牲畜)放血链吊挂起来并山提升机输送进入淋血、浸烫、打毛输送线进行燎毛、抛光、开胸、去白内脏、去红内脏等工序。肉类在加工过程中,还要进行旋毛虫的检疫和红、白内脏及胭体同步检疫,及时发现有问题的牲畜进行处理,合格的个体经修正后计量进入快速冷却间,冷却1.5h后,入排酸间排屠宰行业废水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屠宰行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屠宰废水的排放也越来越大。这些大量排放的高COD、高氨氮、高油脂、高悬浮物的有机废水,若不进行有效的处理而直接排入到城镇河道,将对水体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科学有效的解决好屠宰废水的处理问题成为实现我国屠宰行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重要目标。
屠宰业一直是我国出口创汇和保障供给的支柱型产业,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产肉国,同时也是世界肉类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国家。自1990年开始,我国屠宰行业的生产量始终处于世界首位。虽然我国肉类总产量己经稳居世界第一,但是相对就我国屠宰业的整体发展水平而言,其现代化运营管理程度及先进的屠宰技术还与国外发达国家差距较大。据有关数据显示,2007年我国的生产猪定点屠宰率仅占40而定点屠宰中的机械化生产率也只有40%,我国屠宰行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