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性降阻剂是一种以电极碳黑和强酸弱碱盐为主要导电材料,外加胶凝物组成的降阻材料。电极碳黑存在物理性降阻极中,凝固成接地体后不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组成不因季节而流失。不受高低温、干湿度和环境介质的影响而变化,导电泄流性能稳定。由于接地模块电阻率远小于土壤电阻率,施工时接地模块和降阻剂与土壤之间的接触面增加,减少其接触电阻,起到降阻性能。
物理性降阻剂技术性能
本物理性降阻剂执行能源部《接地降阻剂技术条件》质量指标。根据其测试方法我厂具有对产品、原材料质量监控能力,电阻率≤5Ω.m;PH>7;腐蚀率<0.03mm /年等,要求严格指标来实现下列三属性:
(1)防腐性:电极石墨为良好导电惰性物,对金属不发生化学反应。胶凝物及其添加剂均为强碱弱酸盐,对金属具有防腐性。现场施工时物理性降阻剂与水混合成胶体,凝固后紧密地附着在接地金属极周围,这就防止了氧的渗透及土壤腐蚀介质的侵袭;
(2)导电稳定性:电极石墨存在于物理性降阻剂中,凝固成地下接地体之后不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组成不因季节而流失。为此导电不受高低温、干湿度和环境介质的影响;
(3)降阻稳定性:物理性降阻剂电阻率远小于土壤电阻率,施工时胶凝液与土壤有限渗透凝固成接地体与金属紧密相结合。使金属电极与降阻剂层、降阻剂层与土壤间有效接触面增加,接触电阻减小、有利于稳定泄流降阻。
物理性降阻接地模块施工前
物理性降阻剂浆料调制作为辅助材料:在现场待接地体铺设焊接好后视其土壤干湿程度,物理性降阻剂与水通常按2:1(重量比)。在斗车或其他容器内搅拌均匀成浆料即用。
接地模块接地施工步骤
(1)接地模块一般安装在土壤深度在1~ 1.5m的浅井,可人工挖掘直径较大的坑,达深度后放入直径为10~ 15cm的模具,逐步回填细土,逐层洒水夯实并逐步拔模成型,再将接地模块电极居中放入;
(2)对深井或岩石硬质土壤,用钻井机成型后放备好的接地模块居中灌浆。
(3)灌浆:为防止灌浆时井内空气对浆料阻力而“架桥”形成断层,在下端2m算起向上相距0.2m的管壁上交错不同方位处钻直径10-15mm的孔。工人将浆料从管口灌入直至井口为止,也可用浆料泵压入。对于浅井不钻孔可直接灌入。
(4)各接地模块间交接处按设计要求焊接、严防虚焊。
(5)降阻接地模块按设计长度和方位挖0.8-1m深的沟,在沟底部中间再挖横截面为0.1-02m同向接地小沟。将接地模块放于小沟按设计要求焊接后,用小石块对金属极不同部位支撑使其处于浆料之中。按每米降阻剂用量,将其拌好的浆料均匀地灌入小沟槽内包裹金属极,待初凝后用细土回填逐层洒水夯实成水平接地体。
(6)接地引线要求:从地面下0.8m与接地体连接略高于地面的线称为引线。一般采用水泥沙浆浇灌包裹直径0.2-0.3m地下段,这样有利于防止空气中氧的渗透腐蚀,并可防止意外损害。地面上引线与设施连接线按常规保护即可。